风采
        【银龄风采】银发丹心育桃李:银龄教师的支教风采(二)
2025-10-31 发布:[离退休工作处]曾国银 点击:2次
银发丹心育桃李
银龄教师的边疆教育风采
【一线感悟】马院教授的多元贡献
讲述人: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副院长 申健
我在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支教一年多了,去年完成了3门课共计7个班的教学任务,累计工作量320学时;为学校的学科建设、教学管理和举办的学术活动提供了一些智力支持;对地质大学和石油大学的教学管理进行观察比较,给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一些建议和资料;指导的一名2021级本科生顺利通过上海交大马院硕士研究生复试;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,对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统编教材提出的修改意见在小组讨论时引发关注,并已通过备课会上报教材编写组。

能为西部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,感到非常荣幸。我体会到:一节支教课,一生新疆情。

【一线感悟】三尺讲台上的坚守者
讲述人: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增惠
我是2023年2月份来到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做银龄支教教师工作的,至今已两年多了。自参加支教工作以来,我始终秉持以下的信念:
第一,我的支教工作不是个人行为,而是受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的派遣,代表学校到新疆克拉玛依工作的,我的一言一行关乎地大的形象。所以我严格遵守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的各项规定,努力完成教学工作,提高教学质量。教学评价位列前百分之二十,得到二十多课时的课时量加权奖励。
第二,教学工作既要对学校负责,也要对学生负责。克拉玛依是个边陲小城市,内地学生远赴几千公里到这个小城市上学,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承担了比内地更重的压力,做为教师应考虑到他们的不容易,认真做好教学工作。
支教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。克拉玛依校区除了尽力为支教教师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,也为老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。俗话说,活到老学到老,我在支教过程中,感觉自己比退休前有了较大提升。


审核:曾国银、杜鹏、刘凯
 返回学校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