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银龄风采】读懂中国:教师是登山的领队
2023-06-09 发布:[离退休工作处]曾国银 点击:0次
教师是登山的领队
——记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茹克叶·穆罕默德教授
缘始语言 情贯一生
茹老师是一位地道的维吾尔族人,却熟练掌握汉语、维吾尔语,英语、俄语四种语言。她说,这得益于当时哈尔滨独特的多民族、多语言、多元文化氛围,她出生在新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五岁时随父母定居哈尔滨。重视教育的父亲给孩子们请了个俄国人当家教,这位知识渊博的家庭女教师除了母语俄语,还会英语、法语和德语,她用俄语讲授英语,用俄英对照的教材,并且教法灵活,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,尤其重视阅读,这使得年幼的茹克叶语言学习进步飞快,很快就可以阅读普希金、莱蒙托夫等名家的作品,每每被经典中优美的语言、动人的故事情节所打动,为主人公不畏强暴的精神所震撼。
维族人的茹克叶,维语却是自学的。“那会儿没有课本就对着维吾尔文版的毛主席语录学习维吾尔文,后来又托人从新疆寄来维吾尔文的图书,汉维对照学习。”维语、汉语的相识让她更加醉心于语言,年青的心田播下了语言的种子,潜意识中坚定了以后当老师的想法。
“我的母语是维吾尔语,汉语是工作、生活语言,英语是我的专业,俄语是第二语言。”尔后60多年,茹老师一直保持着对语言的初心,视教育事业为生命,潜心从事外语教学,用热爱浇灌,让语言的种子开出了绚丽的芬芳花束。
1990年茹克叶在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
春风化雨 硕果累累
1976年茹克叶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,抱着“年轻人就是一团火,想着干事业,不计较个人得失”的想法,佩戴大红花,成为了该校唯一一个支援新疆的毕业生,尽管她的家人都在哈尔滨。
来到新疆工学院,茹克叶并没有从事所学专业,而是凭着对语言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扎实的语言功底,当了一名英语教师。1981年她调入新疆师范大学,后来担任了外语系副主任、主任,很快在新疆英语教育界崭露头角。
作为引进人才,2000年茹克叶来到北京,成为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一名英语教授和学校刚刚组建的外国语学院首任院长。
如何在一所以地质为特色的高校开展英语教学,茹老师坦言是新的挑战。那时正值高校扩招,面临两条巨大的“拦路虎”,一是师资严重不足,都是年青教师经验不足,二是基础设施欠缺,没有资料室,语音室也仅有两个。茹老师和几任班子成员迎难而上,持续发力,在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上下大功夫。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在国内外学府学习深造的机会,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改善外语教学条件。茹老师除自己承担起高年级精读课程,还经常和大家倾心交谈,“几乎所有老师的课我都听过,并为他们提出了相应建议。”她亲自带队去外研社、外文书店挑选书籍,指导青年教师出版《地质学专业英语》,她主持申报设立英语专业硕士点,主编《外语教学法》教材……她总是在忙碌中,忙上课忙学科,忙学生忙管理,就是常常忘了家顾不上管孩子。短短几年外语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2002年即申报成功英语专业硕士点,她本人至今已培养了60位研究生,在2004年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,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,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楷模。
在学生眼中,茹老师工作上是“女强人”,生活中则优雅大方,干练亲切,学生们到她家会品尝到她亲手做的地道新疆手抓饭。课堂上的她,英语说得地道,能让学生听的入神,教学方法灵活多样,能让学生积极讨论思考。她的一个研究生毕业论文因挑战了著名学者的观点,答辩未予通过,茹老师对他说,只有敢质疑敢挑战,学科才能取得进步。但质疑要有理有据,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支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这位学生后来回忆说,是茹老师让他有了更大的勇气,为他以后的学习提高打下了一生的基础。
学校70周年校庆前夕,外语学院毕业校友返校给茹克叶献花
政协履职 使命在肩
2013年12月《民族画报》的封面人物就是茹克叶老师。1998年茹克叶被新疆师范大学推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顺利当选,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唯一一位维吾尔族女委员,此后连续当选开始了她长达三届、十五年政协委员的履职。回忆这段经历茹老师说,政协制度好,委员作用大,她每年都要上交两个提案,就各教育领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,其中一次会上她提出的把少数民族孩子从高中送到内地培养、加强民族融合的建议引起参加教育界讨论的李岚清副总理的重视。后来看到多地开办的新疆内高班,茹老师感到由衷的欣慰,她说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,只有国家好,民族才能好。
“政协委员应该尽义务,为群众做实事。”这是茹克叶对自己全国政协委员身份的定位。
参加政协会议期间茹克叶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
此文为2022年读懂中国优秀中文作品
作者:外国语学院 1008211121 胡毓靖
排版 | 刘祥慕
审核 | 曾国银